弘扬白求恩精神,就是要遵循医学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以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统筹构建“医教协同”新体系,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为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驱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在此背景下,医学教育作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重要基石的意义日益凸显。
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蓬勃发展,为卫生健康事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医学人才。但同时,面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新任务、世界医学发展的新要求,我国医学教育还存在人才培养结构亟需优化、培养质量亟待提高等问题。建立起医疗与临床教学、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素质提升与人才使用的良好平台,促进医教协同深度融合发展,是医疗机构当前的重要任务。
7月6日,由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出品,卓信医学传媒集团、《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中国医院绩效改革研究院主办,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及吉林省内头部医院联合主办的“2024中国医院院长年会长白山论坛”在吉林长春盛大开幕,会议以“医教协同、共筑高质”为主题,来自医疗卫生主管部门、中国工程院、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医药卫生产业的领导专家参加了本次大会。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副学部长、吉林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伊大海和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院长秦彦国主持了主论坛的上下半场。
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国庆在致辞中说道,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医教研发展中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和医院发展的重要基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培养,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建设教育强国,先后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为新时代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作为白求恩精神的发源地,吉林大学一直不断探索综合大学医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先后进行了四次医学教育改革。近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医学教育发展,通过系列举措,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使科研水平持续攀升,服务能力极大增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专家学者们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进一步推动医学教育的进步。
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国庆致辞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鲍盛华在致辞中表示,多年来,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作为一家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担当的国有出版传媒企业,一直与医疗健康行业紧密相依,并肩同行。集团倾心打造的吉林卓信医学传媒集团是我国著名的全媒体医学传媒集团,所属“两刊一报”、互联网媒体及融合创新项目,自上而下锁定医疗健康产业全部终端。未来,集团将继续赋能吉林省医疗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鲍盛华致辞
随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原司长许树强,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付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彬,广西医科大学副校长陈俊强等嘉宾针对“弘扬白求恩精神,谱写医教协同新篇章”的主题发表了演讲。
许树强:人才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于医疗卫生事业来说,高质量发展是更充分更均衡的发展,并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
一是需要发展壮大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不断优化卫生人才队伍的结构,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适应公立医院的现代化管理要求;二是医疗资源扩容与区域均衡布局,解决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可及性问题;三是建设一个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疾病高发,群众的健康需要不断增长,卫生人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距离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专业学科之间、城乡地区之间人才配置仍不均衡。无论是卫生人员总数,还是在执业医师数、护士数、全科医生数以及人员结构等方面,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OECD国家都存在不小的差距。
发展壮大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医疗卫生队伍发展的现状,应系统谋划人才战略布局,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教育事业,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的政策,培养公立医院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专家人才和专业管理人才。同时,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形成改革合力。用改革创新的举措实现人才的跨越式发展,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医疗卫生队伍。
付强:打造高效协同的医教体系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不等于设施条件“高大上”,不等于技术设备“高精尖”,也不等于业务开展“快多全”,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而是要做得对、把该做的事做好。
公立医院在新发展阶段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来源于三大维度:一是时代变化导致需求改变,现有供给不能与多元化、高质量的需求匹配;二是体系中固有的问题和短板,“高原不高、基础不牢、内驱不足、结构不调”;三是既往政策具有好的起点和理念,但在执行落地过程中,由于转化、监管、协同等环节的缺位,难以实现良好的预期效果。
在国家发布的指导文件中可以看出,要以“调结构、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促协同”的系统思维为解决路径,提出了涵盖“塑原筑峰、稳固基础、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联融机制”五大方面的具体要求。其中,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培养优秀的人才,离不开“三医协同”高效体系的构建。
医教协同要做到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战略格局上站位更高,在功能实现上下沉更深。作为公立医院,要精准施策,因地制宜,支持有益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融合医学、工程、信息、材料等多个学科,打造技术链、产业链、信息链、人才链,最终实现资源富集、知识密集、人才聚集的目标。
金昌晓:党建引领 教学相长
公立医院是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而党建工作是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加强党对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的领导,是确保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确保党的各项改革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的根本保证。
在干部任用方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党建为引领,建立了干部人事工作小组制度,书记、院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党院办主任和人事处处长为组员,保证干部选拔任用规范有序。对于重要人事任免问题,征求相关专业专家意见,在提交院长办公会、党委会决定前,党委书记和院长充分沟通,干部人事小组会讨论,达成共识。
在人才培养方面,医院重视干部培训,设立专项基金,与国外著名医疗机构合作,拓宽国际视野。医院采用院级科级层面的“人才”双聘制,联合聘任北京大学等高校在职在编教学科研职位、研究技术职位的专家学者,针对临床和科研岗位的医务人员开展培训并进行考核,评价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在医教协同方面,医院培养具有职业素养的临床医师,重点培养临床能力、责任意识、自省能力、学习能力和沟通技能,打造具象化、可操作性、可评价性的医师能力培养体系。例如,在急诊医师教学培训中,医院梳理课程体系、提升录课质量、制定口袋书版入科须知等专科学习内容,线上随机出题开展理论考试,线下进行CPR等操作考核,考核通过后授予急诊出诊资质认证,不断将培训及考核内容精细化、特色化,促进医教协同。
余学清: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出成绩”是医院管理者的重要课题。广东省人民医院连续五年在“绩效国考”中位列广东省第二名,离不开医院的人才战略:拔高顶部、壮实腰部、夯实底部,即高端人才要尖,骨干人才要强,青年人才要实。年轻人要眼中有光,胸中有志,腹中有才。
按照学科发展布局,医院“内培外引”相结合,制定了“双青人才计划”“优青人才培养计划”“后备人才出境遴选”等人才培育制度。例如“杰出人才奖励计划”规定,杰青、长江或同等水平人才奖励500万安家费、500平米实验室、5个专职科研人员等;优青、青年长江或同等水平人才奖励300万安家费、300平米实验室、3个专职科研人员等;有潜力冲击Cell、Nature、Science的人才医院支持1000万元……
为了进一步培养高端人才,医院启用了4019 平方米的医学模拟教育培训中心,购置了总值约4100万元的教学设备,包括超级智能综合模拟成人霍尔HAL、高仿真分娩与急救产妇模拟人、智能综合模拟婴儿Baby HAL、心血管介入虚拟训练系统、达芬奇手术模拟器等。中心设有全科模拟诊室、模拟ICU、模拟产房、基础技能训练室、专科技能训练室、急救技能训练室、显微手术技能训练室、情景模拟教学讨论室及OSCE考站等教学区域。
未来,医院将继续推动医教协同,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培育出高水平杰出人才成为国际组织领导者,产出高影响的重要成果,惠及更多的百姓。
刘彬:构筑卓越教学基石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一直有着优良的教学传统,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在教学改革中从源头抓起,积极推进招生与培养联动改革,建立医校共建机制,率先于东北师大附中开展校本课《医学概论》,教授团队亲自授课,先后开展吉林大学万名新生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急救技能培训等活动,激发学生医学热情。
医院构建整合式课程体系和全方位学生管理模式,率先开展本科生导师制,采用“辅导员——班主任——指导教师”一体化的学业指导体系,针对本科生开展临床早接触、科研早接触等多模式教学活动。为了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营造良性竞争环境,学院设立院长奖学金、精诚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鼓励学生勤勉向上,全面发展。医院还制定了研究生手术室准入制度,面向2023级新入学外科系统研究生、住院医师开设“手术室准入培训考核”课程,共计190名学员参加培训考核。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医院将思政教育深度融入住培,引导住培学员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2023年,组织医院研究生、住培生参加“赓续红色血脉-重走白医之路”主题思政教育活动。医院厚植名家文化引领,传承白衣责任担当,邀请国内医学或其他领域名家,从不同角度讲述他们对医学奋斗经历和心路历程。
医院教师承担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主编、副主编工作42册,获得2021年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生技术技能大赛金奖,全国临床医学专业水平测试第三名。今后,医院将继续推动医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培育出更多的高端医学人才。
陈俊强:模拟医学的广西实践
医教协同是医学实践特性的内在要求,是医学教育改革创新的成功经验,是培养医学人才的国际主流态势。而模拟医学则是医学教育发展的时代必然。近年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积极探索模拟医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医院建立了以模拟医学教育为核心的“全栈式”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临床能力模拟培训中心、专科医师技能培训中心、护理技能训练中心等模拟医学平台或基地。医院的医学模拟中心目前占地面积达12100平方米,拥有超过4000件教学设备。中心的设施分布在广西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大楼、卓越楼等8个楼层,涵盖了基本技能、综合技能、专科技能及虚拟仿真训练等多个功能区域。成为目前广西唯一拥有包含机械模拟、仿真模拟、动物模拟等全功能实验室的大型平台。
近年来,医院先后被评为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美国心脏协会(AHA)急救培训中心、国家级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子单位、自治区级临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模拟医学部(广西)培训基地、中国-东盟医学人才培养合作单位等。2018年,医院牵头成立广西医师协会医学模拟教育分会,让广西成为全国范围内首个成立省区级医学模拟教育分会的省区,走在了医学模拟教育的前列。
作为医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键桥梁,模拟医学连接了融合式教学与临床模拟实践操作,促进临床教学从“单一纵向”转变为“多元全方位”发展。下一步,医院将会继续深耕医学模拟教育工作,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据了解,本次大会为期两天,主办方设置了焦点论坛、尖峰对话、主题专场、闭门会等十余个不同形式板块的分论坛,与会嘉宾将围绕“打造高质临床专科群”“筹谋质效双升之道”“DRG/DIP变局促医院管理蝶变”“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与规划”等业内高度关注的话题展开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