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Work Dynamics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白求恩医学人文大讲堂之“学业导航”(八)成功举办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17

916日,白求恩医学人文大讲堂(2025年第5期)之学业导航8期讲座在新民校区第一教学楼白求恩大讲堂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英才教授、吉林省教学名师于双成担任主讲,医学部相关教学单位220余名二年级本科生及教师代表现场参与,活动由医学人文教育中心主任于洗河主持。

于双成教授以如何做一名新时代合格的医学生为核心主题,结合自身40年的从教与人生阅历,从医学的学术内涵、学科体系、实践模式、知识结构四大维度展开深度剖析。他首先援引中世纪阿拉伯医学家阿维森纳在《医典》中对医学的定义,指出医学兼具科学性、技术性与艺术性,其终极目标是维护与恢复健康,且早在中世纪便已蕴含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整体框架雏形。

在解读医学学科体系时,于教授通过倒三角正三角的图示对比,直观呈现医学学科的构成逻辑:以文艺复兴后实验医学(如威廉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为基础,分化出解剖学、生理学等基础学科,支撑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应用学科,同时强调医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方法学的重要性,指出医学生需建立整体结构式的框架性认知,避免细节有余,宏观不足

关于医学实践模式,于教授提出医学认知、医疗技术、医学伦理三维模型,结合现代医疗场景中设备应用与人文关怀的平衡,强调医学不仅是防病治病的技术,更是服务于人的实践。他特别分享了上海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教授的学者风采与医学生求知目光的对比照片,鼓励学生从知识学习能力形成再到学术智慧进阶。

在医学知识结构构建上,于教授提出医学专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三维金字塔模型。他以主编的规划教材、与学界前辈的交流经历为例,强调医学生需博闻广识,通过解析核心概念、绘制知识网络图、多学科知识调用训练三大方法,将海量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体系。同时,他引用美国医学家奥斯勒医学不是在教室里学的,而是在床边学的名言,提醒学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避免拔苗助长式的能力培养。

讲座尾声,于教授以励志奋发、勤奋刻苦、博闻强记、学思结合、持之以恒、追求卓越”24字寄语,鼓励学生成长为有思想、有情怀、有本领、有追求的医者。

本次讲座从什么是医学”新时代需要怎样的医者等核心问题出发,为医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学业规划路径,将有效助力学生坚定专业思想、构建合理知识结构。未来,白求恩医学人文大讲堂将继续推出系列讲座,为医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地址: 长春市朝阳区新民大街828号

邮编: 130021

版权所有: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