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点,志愿者们进入宏光医院的急诊科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志愿者们遇到了两个疑难病例,连宏光医院的医务人员也束手无策。志愿者们决定通过“e+医”会诊平台与吉林大学附属医院的相关老师进行联系,希望通过视频实现专家与活动现场医务人员之间异地“面对面”的会诊。最终志愿者们根据患者的情况联系到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赵晴,在等待过程中,志愿者们整理好病历准备进行会诊。十点半,“e+医”会诊开始,队员孔祥怡首先向赵教授汇报了一位突发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活动不灵的68岁男性的情况及检查结果,向老师询问病变部位、辅助检查以确定患者病因,并提出进一步治疗的方案,同时赵教授针对志愿者提出的问题一一详细解答。队员杨悦随后又向赵教授叙述了一例因头部外伤导致左颞部硬膜外血肿的病例,赵教授根据病例描述,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志愿者的疑问,还着重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下午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在长岭县人民医院和宏光医院附近向前来就诊的居民随机发放电子调查问卷,了解民众对医疗纠纷、医患关系、疾病预防、医疗体制改革等问题的看法,面对志愿者的热情,大家都很配合,有些还向志愿者们询问一些健康问题,志愿者们也提出了一些饮食锻炼方面的建议。在调研过程中,志愿者们对基层医疗状况有了基本认识。下午四点,志愿者们收到了长岭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为表示感谢赠与吉林大学临床医学院的锦旗。
“e+医”会诊打破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局限性,实现互联网和就医问诊的结合,“e+医”调研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探查民生民情,通过这两个活动,志愿者们充分认识到了互联网应用到医疗领域的重要性。在晚上的例会上,志愿者们根据今天社会实践的经验对“e+医”会诊和调研进行讨论,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随后,带队老师刘晓贺带着志愿者们共同回顾了前几天的活动表现及成果,并对明天的社会实践内容进行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