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系统,206块骨骼,5000CC血液,构成了巧夺天工的人体。四年前,701106班的34名成员在此聚集,成为了好似人体,缺一不可的集体。
四年前,34个初级干细胞汇聚到了六班,不断地分裂分化,迸发出无限的能量,经过四年的努力,班级制度建设完善,现有党员15人,积极分子19人,党员人数占年级党支部人数41%。优秀的成果,离不开这个集体中每个人的努力。
一个班级的成长离不开班级建设,就好比是人体离不开骨骼和肌肉,“骨为干,肉为墙,固之,弗生长”,骨骼肌肉是人体的根本,是让一个人能够站立在这世间的基础,六班的班级建设以这句话为标杆基础,令六班成长至如今这般优秀。
人体缺少不了运动循环系统,“脉为营,筋为刚,脉道已通。血气乃行。”6班的成长,离不开每位同学的辛勤付出。成长既是骨骼变得坚硬,肌肉 变得结实,从大一打破校女子百米记录的那一刻起,六班人便开始奋勇的奔跑,不断地向前。不论是花样演讲,先锋论坛,亦或是健美操比赛,跳舞长拳。所到之地,便会展现六班风彩。在这个家庭,走出家门,他们是学生会的秘书长、副主席,是吉林大学十佳大学生,是受到李克强总理接见的优秀学生干部,但回到家里, 他们就又是构成集体的最小单元。六班这个集体,不能确少任何一人。
701106班人有的不仅仅是才华,德才兼备才能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四年来,辛勤的六班人躬身实践,为农民工子弟小学爱心捐献,探访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与老年大学联合举办爱国主义教育讲座,组织“中国梦”主题团日活动,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四年来,701106班获得的荣誉不 在少数,志愿活动多次获得院级一等奖、校级二三等奖,并被“城市晚报”、“搜狐新闻”广泛报道。求实创新,他们将互联网+的全国银奖收入囊中;励志图强, 六班人向时任省委副书记竺延风通知汇报志愿服务工作。701106班连续三年被评为吉林大学先进团支部、吉林大学活力团支部,志愿服务,他们一直走在前列。
701106班人不仅仅德才兼备,在学业上,他们也获得了极多的成果:一路走来,国家奖学金6人次,国家励志奖学金9人次,校级一、二、三 等奖40人次,四年来共获奖助学金225500元。科研创新,公开发表论文11篇、4篇SCI ,18名同学参与科研训练,承担了6项“大创”课题。班级10位同学取得推免研究生资格,保研率高达33%,5名同学保研至清华大学协和医院(4人硕博连读),北医三院、广东中山医学院、四川华西医学院各1人。在吉林大学,我们是佼佼者;放眼全国,我们依然各领风骚!
人体是受神经中枢控制的,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那么,六班的神经中枢是什么呢?支配他们的是信号传导,还是神经的冲动呢?最贴切的,是那份真挚的感情:夏日傍晚的自助烧烤,秋日午后的畅游南湖,银装素裹时净月潭的欢声笑语,春雨霖铃后操场上的互诉心扉。
对于学业,累过,怨过,可总是收获满满;对于生活,哭过,笑过,依然执着向前。701106班,带着医学梦想,展翅而来,蓬勃而来,又向更高处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