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 页  >  旧栏目  >  学生活动  >  正文

学生活动

临床医学院2016年度十佳大学生第四名——冰心不改 赤诚难求 王若冰

时间:2016-11-08        点击:

  优秀,仿佛是他与生俱来的标签。条理清晰的人生规划流露出着他理性的思维,严格执行的时间安排彰显着他自律的严明,不同领域内的骄人成绩宣告着他全面的能力,前行路上的不急不悔是他那不染尘俗的一片冰心。他,就是临床医学院2016年度十佳大学生第四名——王若冰。

  迈入大学校园后,王若冰并没有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肆意享受大学带来的轻松自由环境,而是着手建立起自己的大学规划。从小养成的专注严谨的作风习惯,使得他在每学期前都要对这一个这学期做清晰的规划,而后,便是严格遵守时间章程,进行艰苦的学习。王若冰说:“从小养成的长期的阅读习惯让我的专注力和毅力超出常人,同时在读书过程中,我渐渐也培养起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自己的学习方法,王若冰这样说道。首先,学习时要心无杂念,全心投入,做到高效率的付出,拿到高效率的回报。其次,在对所学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根据重点自行归纳提纲,避免陷入“知识点包围圈”。最后,要合理安排中间休息,保持头脑始终处于清醒状态,这样才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想要十倍的获取,必需百倍的付出,一次付出,或许没有结果,但成千上百次的付出,总会带来让人欣慰的成果。”在三年的时间里,王若冰分别取得了年级第11,第8,第4的排名,曾获白求恩医学奖学金,多次获得院、校级的奖学金。古人云,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人之才,亦必有过人之志。而有志之人,最难做的是脚踏实地地追求自己的志向。在这两方面,毫无疑问,王若冰对自己做到了极致。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多层次的人才,仅仅在专业内成绩优异是远远不够的,王若冰还零敲细打地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他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通过团队合作获得二等奖。他自学日语,考取英语四六级证书,斩获计算机二级VFP,计算机二级C++,三级网络技术以及四级网络工程师等一系列证书。在大学生科研创新领域内,他也毫不逊色。为了提前了解科研知识,为以后在医院的科研学习打下基础,他在大二就参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5年,他的校一类大创课题《整合素α5β1引起肌球蛋白的磷酸化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成功结题。2016年,他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第二项课题,并被成功确立为国家级项目。同时,王若冰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院排球赛、羽毛球赛、台球赛、广播操比赛、主题合唱比赛等活动中,均能见到他活跃的身影 。永不停歇的脚步,促使他全局发展,潜心发展,而不同维度,深度的发展,反过来又成就了他辉煌的今天。

  “下课我要去一趟校部”,这曾是王若冰最常挂在嘴边的话。有着真正长远目光的人,绝不会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着真正超凡胆识的人,绝不会满足于只提升自己。在三年的时间里,王若冰历任信息管理部部员,吉林大学科技协会宣传部副部长,学术部部长等一系列职务。在此期间,他组织了新生经验交流会,保研经验交流会,考研经验交流会,医学基础知识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今年,他又成功担任了701604班辅导员助理一职。王若冰认为,在大学期间的学生活动是很有意义的,它能让你接触到平日里并不熟悉的人,同时锻炼各方面的能力。他表示,看着全国各地的新生渐渐融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他感到十分欣慰。

  除了在校园内四处奔走,在社会活动中,王若冰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他热心公益,致力于服务社会。2015年1月,他报名成为吉大二院红马甲志愿者。2015年5月,他参加世界无烟日烟宣传活动。2015年8月,他参与社会福利院现状社会调研。2015年10月,他获得吉大一院肿瘤中心志愿者资格。2016年1月,他再次成为吉大一院蓝马甲志愿者。正如他自己所说:“虽然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能做到的事情十分有限,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过还是能对社会起到积极作用的,我觉得这就是参加的动力。而在参加社会奉献的过程中,我也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所在。”

  即便已经走在了他人前列,王若冰依旧保持着自己前进的步伐。是啊,所有的荣誉,奖项,都属于过去,不属于现在,更不属于将来。王若冰,常怀冰清玉洁、赤字逐梦之心,一如既往,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