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 页  >  学部新闻  >  正文

学部新闻

倾听“青”声 共促成长 白求恩医学部督导组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

时间:2025-10-27        点击:

为落实吉林大学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与教师发展中心本学期专项督导要求,搭建督导专家与青年教师沟通桥梁,精准匹配青年教师成长需求,1021日下午,白求恩医学部督导组与青年教师座谈会在新民校区第一教学楼213室召开。吉林大学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副主任刘娅、医学部本科教学督导组长吴运涛及医学部督导组专家代表、白求恩医学部副学部长兼医学研究生办公室主任刘海岩、医学教育办公室副主任李治国、医学教育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姜春明、医学研究生办公室副主任徐庆辉出席会议,医学专业8个学院教学部主任及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本科教学督导组组长吴运涛主持。

吴运涛首先明确召开这次座谈对于深入了解关切、搭建沟通桥梁、促进专业成长和征集有价值建议以及对于落实和做好学校部署的专项督导的目的意义,并介绍和解读了本科督导组配合本次座谈会所做的青年教师成长需求问卷调查结果。

会上,刘海岩副学部长首先致辞,充分肯定青年教师作为医学教育生力军的重要性——拥有最新知识储备、活跃学术思维及与学生贴近的沟通优势,同时也直面青年教师从科研、临床向教学角色转变的挑战与多重工作压力,并对青年教师未来的教学工作提出期望。

9位青年教师代表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成长感悟并提出具体需求,内容涵盖教学能力、资源支持、评价机制等多个维度,青年教师调查问卷结果高度契合。在教学能力提升方面,建议为新入职教师在教案设计、教育观念、教学改革等方面配备1-2年的一对一教学导师;加强课堂呈现技巧培训,助力青年教师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在信息化与资源支持方面,提议引入AI辅助教学平台与虚拟仿真实验资源,优化资源投入;整合现有录课平台与学习通、雨课堂等工具,补充知识点标记功能。在评价与发展机制方面,多位教师提出需建立教学与科研成果对等认可机制;建议为新进教师提供3年启动支持期,适当减轻初期教学工作量,增设青年教师专属教学项目等。此外,教师代表还关注课程体系建设、跨学科教学交流、国际化教学视野拓展等问题,均体现出对医学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思考。

督导专家们结合自身教学与督导经验,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针对性指导。专家强调三个关键:一是涵养教学情怀,做到热爱教学、投入教学、敬畏教学,保持长期教学热情;二是提升教学能力,从胜任教学驾驭教学进阶,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避免碎片化授课,做到先讲森林、再讲树木;三是进一步提升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教学学术素养,明确教学创新与知识运用的本质区别,主动探索教创赛等活动中的创意突破,而非依赖固定模式。

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刘娅教授代表督导组总结,对青年教师的积极思考与务实建议给予高度评价,强调本次会议搭建了督导-教师-管理部门三方沟通的关键桥梁。她表示,督导组将系统梳理本次会议收集的意见建议,同步反馈至学校与学部,后续将联合各学院教学管理部门,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优化青年教师培训体系,针对教改课题申报、AI教学工具实操等高频需求设计专项计划;二是强化教研室传帮带作用,完善集体备课与课程初审机制;三是推动教学资源整合,提升智慧教室、虚拟仿真资源的使用效率,助力青年教师从合格优秀跨越。

此次座谈会不仅高效收集了青年教师成长诉求,更明确了医学部教学质量提升的下一步方向。未来,白求恩医学部将与本研督导组联动,持续关注青年教师发展,为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