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 页  >  学部新闻  >  正文

学部新闻

白求恩医学部举办医学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系列培训讲座(2025年第2期)

时间:2025-10-15        点击:

10月15日,白求恩医学部医学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系列培训讲座(2025年第2期)在新民校区白求恩大讲堂顺利举行。本期培训以“研究生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为主题,特邀吉林大学原白求恩医学院院长、基础医学院原院长孙连坤教授担任主讲。医学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近两年新聘研究生导师及青年导师共150余人参加培训。会议由医学部副学部长兼医学研究生办公室主任刘海岩主持。

首先,孙连坤教授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中对硕士、博士研究生能力的明确要求给与解读,强调了培养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阐述培养目标时,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审标准为切入点,强调无论是原始创新还是临床问题研究,都需要培养研究生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扎实的理论思维;并以202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在免疫耐受领域的开创性研究为例,说明开辟新理论方向对科学发展的重大价值,鼓励导师引导研究生跳出传统思维框架。

随后,孙连坤教授引用爱因斯坦“大学教育的价值在于训练大脑会思考”的观点,指出理论思维是学术研究的“普照光”,而概念能力是发现本质规律的关键;针对当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不明、概念不清、逻辑混乱”等问题,提出了培养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具体方法,包括从临床矛盾、理论缺陷、方法局限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现象—困境—问题—困惑—关联”的路径深化思考;在科研思维培养方面,孙连坤教授强调了疑问、设问、提问三种底层思维的重要性,并结合博士学位论文自我评价案例,分析了如何通过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系统性表达提升研究质量;在写作能力方面,孙连坤教授对比了研究生毕业论文与期刊论文的差异,同时,给出了论文申请书的基本框架,指导导师如何帮助研究生构建清晰的研究思路和严谨的论证逻辑。

最后,孙连坤教授提出了研究生能力培养的五大努力方向:通过阅读文献提升学习潜力、通过模仿复现锻造逻辑能力、通过深度思考实现理论内化、通过频繁交流强化输出反哺、通过反复迭代促进逆向升华;同时强调:“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鼓励青年导师要引导研究生打好基础、重视实践、严格要求,同时坚守学术道德底线,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讲座结束后,孙连坤教授还与参会导师进行了交流互动,对导师们提出的问题给予详细的解答和中肯的建议。本次培训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为青年导师提供了系统的培养思路和方法。参会导师纷纷表示,将把培训所学应用于实际指导工作中,助力研究生成长为具备深度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的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