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杏花大道”上的“新工科”脉动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04-26

【文字/文武 邱欣 兰文龙 图片/文武 徐立华 兰文龙 付佳兴】俯瞰四月的长春大地,历经风寒雪雨,褐黄底色渐渐透出了新绿,一条粉红色的花带在城市中心涌动着春天的蓬勃。

这是吉林大学位于南岭校区一条长770米的杏花大道,两侧足足有254棵杏树,春风吹过,一路繁花相送,浪漫至极。

人们蜂拥而至,尽情体会“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自在。

突然,一阵爆鸣声,打破了人们悠闲肆意的情态。杏花似海中,吉林大学00后的大学生车手们激情澎湃,驾驭着 “极速战甲”,浪漫地用车胎绘就出了一朵巨大的杏花轨迹。人们惊叫着:“帅”!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掌声。

这一刻,让吉林大学第九届杏花文化节达到了“燃点”, “新工科”文化正在本届“杏花大道”上脉动……

观众为吉速电车欢呼

春意枝头绽科创花间涌

“快看!好多棵粉色的云!”吉大的四月天,在杏花节游客的艳羡声里,霎那间缤纷起来,春天准时爬上了杏花枝头,恣意绽放。“杏花文化节”自2016年起,年岁必至,面向整个城市,今年已是第九届。这次,新兴板块“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览及体验区”集纳了许多前沿科技,在花海中涌现,成为亮点。

小朋友亲触赛车

屡次摘取全国桂冠的吉速方程式车队、吉速电动方程式车队、肯塞节能车队、肯赛巴哈越野车队、吉智无人驾驶方程式车队——吉林大学的5支学生车队,全员出动,搭建了一个“动静态赛车展”。车手们向好奇的围观人群讲解着赛车的开发设计、比赛备战、功能性能和创新点。“太酷了”“好帅呀”……围拥的人群向疾驰而过的赛车发出啧啧称赞。前排的小朋友们听得入迷,纷纷伸出小手试图触摸静态展区的“五冠王”车身。“这车是无人驾驶吗?”一位大爷问道,交通学院2023级学生梅原宁立即发出邀请,“是的,您可以上车亲自体验一把,它是咱们吉大和红旗合力研发的新能源无人驾驶汽车。”

博士生孙浩为吉大附小学生讲解“嫦娥”月球车

交通学院的“镇院之宝”——桥梁检测“神器”安全性智能检测装置,正向观众展示着它的测算本领,这也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重点区段结构安全和抗灾韧性提升关键技术及装置”的成果;月球的礼物“月壤”正在南岭校区体育馆前展出,一旁就是教育部级课题组的模拟月壤与模拟火星壤,以及适合在月壤上正常行走的网状结构的钛质金属轮……课题组的博士生孙浩向观众解释道。吉大附小三年级小学生梁馨予惊呼,“能在月亮上行走,太神奇了!”妈妈特意带她参加杏花文化节,走出书本,近距离感受浓厚而真实的科学氛围。

此外,助力冰雪经济的“滑雪仿生企鹅”,蓝天下悬停滑翔的“凌云梦工厂”,赋予机械智能生命的“吉甲大师”等科技创新作品,吸引着杏花节游客的注意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化身“小专家”向游客展示磁悬浮、光的偏振、太阳能发电、对比式楞茨定律等物理小实验,正如2023级大学生宋汶泽所说,主打一个格物致“理”。诸如“材料+物理”这类跨学科联合布展,本届杏花节并不是唯一。联合生命科学学院iGEM团队的“材料+生命科学”更加展现了“新工科”的风貌,生物学、基因组学、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合成生物学”在医疗、环保、农业等方面都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春意枝头绽,科创花间涌。浪漫的杏花海中,吉林大学“新工科”脉动蓬勃,小小的科创展台簇拥而来,让书本上、实验室里凝固的知识跃然时空,跳出吉大的校园,昭示着一座科创城市的新方向。

迎日撷芳来凝雪谢寒冬

“繁花初绽,‘杏’好有你”。回望杏花节的初创时刻——2016年的杏花季,时任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院长杨印生教授倡导并推动创办了“杏花文化节”,延续至今。“让学生在杏花下增进友谊,在大自然中萌生灵感,在思想交流中碰撞火花。”杨印生的初心简单又朴素。

2016年,吉林大学首届“杏花文化节”开幕,“杏花大道”,这条杏花之路得到了正式命名。“杏花”繁也,“大道”法也。自此,杏花品格与吉大工科精神文化便逐渐融为一体。“随遇而安却坚忍不拔,扎根融入新吉大便奋力生长,只为能在历经漫漫寒冬后,于春风和煦中吐露芬芳,在夏日炎炎里捧出果实。”杨印生这样赞扬吉大杏树与工科的品格。

“车队竞赛研发过程遇到的一切困难都是磨砺,像杏花必须经过寒冬才会格外美……”吉速车队学生经理陈飞阳意气风发地说道,“我们的车队是一支打不垮、磨不烂的队伍。方法总比困难多,第一时间去头脑风暴、寻求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支持,直到找到解决方案。”

小朋友体验仿生滑雪企鹅

又如吉大仿生学,从传统农机跨越至如今的生物仿生科技,其中的跨越难度可想而知,任重而道远。但是,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秉聪教授,到中国科学院院士任露泉教授,再到今天的年青力量,几代人历经多少次杏花的枯荣,才凝结成如今的果实。

四月的杏花承载了太多,迎着朝阳、撷带芬芳而来,以自己的方式谢过寒冬,成为了长春市新春的使者。

一如吉大工科,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智能科技的浪潮奔涌向前,新质生产力挑动着旧的生产关系。作为传统的优势学科,吉大工科必须以拥抱春天的姿态迎接“新工科”。本届杏花节的新板块——“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览及体验区”,专业上围绕互联网和工业智能、智能制造,人才上展现实践、创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便是吉大“新工科”缩影,正在焕发朝阳般的生机。

如果问吉大“新工科”发展的背后靠的是什么?“一股劲儿,一股踏实劲儿;一种精神,一种求真的精神!”杨印生教授坚信,工科精神与杏花品格极其契合,杏树随遇而安、坚忍不拔,杏花不畏严寒,傲然绽放;工科人继承风骨,积极向上、勇于克难,求真求实求新,向上攀登从未停歇。花开花落间,默默无闻中,吉大的“新工科”已是崭新的面貌。

如今的“杏花文化节”与初创时相比,内涵愈加丰盈,承载着吉大工科的精神已迈入下一程。杏花,引领着整个城市的春天;吉大“新工科”,引领着整个城市的科创路途。

请君繁花外别眼看新工

如果以更高的视角俯瞰文化节中杏花盛放的大道,会发现,繁花之下的人群流向——“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览及体验区”总是围绕一群人,小朋友、大学生还有好奇的热情市民……拍照打卡,不再是最主要的行动逻辑。

小朋友与科学物理实验互动

换个角度看吉大学生车队的英姿、月壤上正常行走的网状结构的钛质金属轮、吉大仿生学院的创建……无疑,“新工科”“新质生产力”都是吉大传统工科适应“新时代”的缩影。“新工科”之新在于数字化、智能化、交叉化、国际化,如此背景之下,需要基础更雄厚,实践更强化,能力更全面,创新更突出,视野更开阔的充满人文情怀的“新工科人”。杨印生笔下的杏花品格,正是如此:随遇而安却坚韧不拔,不求索取却只求奉献,穿越严寒依然朝气蓬勃,团簇依偎而携手共进……

“人才培养模式以“精设计、懂工艺、善实践、明管理、有视野、会创新”为目标,正在建立完善学科交叉、产学融合、协同育人的全新培养模式。”杨印生阐述面对时代“新工科”的发展策略。“‘新工科’着眼未来,新汽车人的发展要以‘汽车+X’方式培养,必须经过创新性的多学科交叉、汇聚与融合,开放式培养人才,汲取众家之长,未来人才才能服务于‘X+汽车’行业创新。”汽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黄忠华对新汽车人培育满怀期待。

仿生,通常来说只是人类模仿自然界动植物的外在结构及功能,以借鉴在工程设计中。“实际上,动植物的内在品质、生存之道更值得学习借鉴,将其融入实践。”杨印生提出了“文化仿生”的概念,散发着一种工科求新求真与人文情怀融合下的“新工科”文化魅力。

观众参观吉甲大师

“新工科”建设相对传统工科建设而言,是回应新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新工科人”核心的精神底色而言,是继承前辈风骨,增添后学品格。

而年轻一代的吉大学子人才林立,各有风采。“他们可以是赛车手,可以是科研能手,可以是技术专家;他们可以面对大众深入浅出地侃侃而谈,可以独自一人潜心研究放眼星辰大海,可以集团成队研究从纸面到地面再到月球表面;他们可以自由穿梭于微观与宏观、具象与抽象,他们有胸襟、有抱负、有情怀……”吉大车队的80后指导教师王达对新一代的赞美溢于言表。

年年杏花年年新,代代学人代代进。“新工科”文化建设,万千学子绽放青春,如杏花点点,到繁花簇拥,再到硕果满枝。黄忠华眺望着杏花大道不禁感慨:“杏好遇见你……”

记者后记:

这一次,吉林大学如此盛大的“杏花文化节”,实实在在地让四月杏花开出了吉大校园,开遍了整个长春。她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更是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那么,“杏花文化节”所承载的吉大“新工科”文化与精神也远远不止如此,“杏花大道”上的“新工科”脉动,澎湃的是所有吉大人在新时代的求真奋进与开拓创新。同时,“新工科”涌动的创新血液,将为一座城市注入全新的科创活力。

不待风吹遍,烟林独早开。“杏花大道”上的繁花篇章,未完待续!

地址:长春市朝阳区新民大街828号

邮编:130021

版权所有: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医学研究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