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体验,惊与喜同在
7月30日是同学们来到台西的第五天。今天我们将到台西活力海岸体验湿地劳作,学习养蚵操作及帮助村民进行海产品的采集和收获工作。
活力海岸是台西村民们主要养殖水产的地方,这里是台湾海峡的一部分,海水一望无际,没有丝毫污染,这里的蚵在台湾非常著名,以新鲜、肥美而著称。在开始实践之前,台西华山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为我们讲解了蚵的养殖过程,从蛤蜊壳清洗到打孔,从穿线到下海,下海后如何给蚵移动位置,以及深海与浅海养殖的注意事项等等,使我们了解到养蚵这项工作的复杂与艰辛。随后,同学们就穿上湿地专用鞋,戴上手套,拿着工具,一同进入湿地,开始了湿地体验和劳作。
所谓湿地,就是白天海水退去后露出的海岸泥地。此时此刻,原本夜晚漂浮在海面上的点点白光在阳光的照耀下露出了它的真实面目——蚵壳网。我们在有经验的台西同学的带领下,走过海边石头地,进入了湿地。虽然从未到过这样的环境,但是同学们经指点后很快就掌握了在湿地中行走和挖海产的诀窍,并立刻进入到劳动状态。清淤泥、采蚌类、收集蛤蜊壳等等,同学们忙得热火朝天。随着太阳越升越高,气温也变得越来越热,接近40度的高温已经使同学们汗流浃背,但大家的热情仍然高涨,都继续在淤泥中挥舞着工具,快乐的劳作。正当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时,意外发生了,宋木修同学的手指被一个隐藏在泥洞中的较大螃蟹夹住,并留了很多血。经过及时消毒处理后,才止住血。此后,大家都引以为戒,带好手套,以避免再次发生意外。
午休时分,我们结束了湿地劳作,由当地同学引领走出湿地,但由于疏忽,吉林台湾队的师生陷入了泥泞的湿地中,淤泥没过了膝盖,而且在挣扎中还在下陷。在这样危急的时刻,阳明大学台西队的同学跑了过来,不顾自身安危,和我们一起将陷入困境的同学们从湿地中救出,互相搀扶,退出了危险地带。而我们的老师为了不让同学们因救她而再次陷入危机,自己奋力从淤泥中自救成功。这个场面真的是惊险万分,是友谊使我们再渡难关。
这次湿地体验活动我们收获了惊与喜。惊的是湿地工作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险;喜的是同学们除了学会了湿地劳作与水产养殖的常识知识,大家还认识了招潮蟹、和尚蟹、跳跳鱼以及其他一些有趣的鱼类贝类,增长了见识。而更具意义的是在危难时刻两岸同学能够互帮互助的友情,让我们海峡两岸同学之间更加贴近。此次湿地体验的经历让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们终生难忘。
相关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