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由白求恩医学部医学人文教育中心举办的白求恩医学人文大讲堂之“名家讲坛”第7期活动在新民校区第一教学楼白求恩大讲堂成功举办。本期特邀北京大学医学部叙事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李远达担任主讲嘉宾,来自医学部相关教学单位的2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活动由医学人文教育中心副主任景云川主持。
李远达老师以“叙事医学,让医学更温暖”为主题,为师生们开启了叙事医学的探讨之旅。讲座从“徐晔的困惑”这一小故事开端,讲述了烧伤科医生徐晔治疗一名烧伤面积超90%患者的历程以及医生、家属针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故事从医生积极申请救助基金、利用精湛的医术去挽救病患的角度,从患者家属站在考虑家庭负担、治疗效果的角度,揭示了医疗过程中的复杂性与无奈,也引发了在场师生对于医生角色、医患关系以及医学人文关怀的深入思考。
李远达老师为师生们深入阐释了叙事医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叙事医学在整个医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他以“小红花模型”,系统介绍了培养叙事能力的“两工具”(细读和写作)、实践叙事医学的“两工具”(医者的自我和医者的在场)以及叙事医学的“三焦点”(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性、对于他人的共情和个体在医疗过程中的情感经验)、“三要素”(关注、再现和归属)、四关系”(医务人员与病人、自我、同事以及社会的复合信任关系),使师生对叙事医学的理解更加深入。
在叙事医学的实践价值部分,李远达老师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叙事医学如何在实际医疗场景中发挥积极影响力。在问诊环节,叙事医学的概念与方法的运用能够使医者不仅仅关注患者的症状描述,更能深入挖掘症状背后的生活经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背景因素,为精准诊断与个性化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依据。在医患关系建立方面,叙事医学的原则倡导医患之间平等、共情、尊重的交流,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信任与合作。在医患共同决策过程中,叙事医学理念的引入让患者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价值观与期望,医者则能够结合专业知识与患者的个人情况,共同制定最佳诊疗方案。此外,李远达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叙事医学临床实践中,要让患者参与医患互动,要求医者从传统的权威角色转变为积极倾听者、引导者与反思者,以更加开放、包容与谦逊的态度对待患者与医疗实践,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
在讲到平行病历书写时,李远达老师表示,平行病历是一种专门叙述患者疾苦感受和医者反思的叙事作品,是叙事医学的重要实践成果之一,具有独特的性质与价值,与传统的医学病历相比,其表述更加非专业化、结构更加非程式化、风格更加个性化。同时,他对平行病历写作过程中相关规范与伦理要求进行了强调,以确保平行病历既能发挥其医学人文价值,又能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与医疗安全。
叙事医学在提升医者人文素养、改善医患关系、优化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本次讲座中得到深入的解读。它不仅为医学专业赋予更多人文关怀,也为医患关系的改善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有望推动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走向更加人性化、温情化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