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广大医学教师提升在线教学水平,分享在线教学经验,2022年4月16日白求恩医学部医学教育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开展2022年医学教师线上教学云端培训第七场活动。由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传染病学教研室金珍婧、杨岚岚、张海娜和张倩老师担任主讲。吉林大学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医学督导组全体成员,来自白求恩医学部8家教学单位及校内外的百余位老师通过腾讯会议参加本次培训。培训活动由医学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业务副主任王医术主持。
金珍婧教授以“医学课堂多元化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主题,结合传染病学教研室成立以后的教学现状和遇到的一些问题,对如何开展课堂多元化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在保证“多学科、多培训、多交流、多听课、多思考”这些常态化教学活动的前提下,疫情条件下传染病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也要向着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设计科学化、教学研究常态化、教学评价时效化和教学活动多样化等方向进行探索。

杨岚岚教授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分享了对传染病学教学的心得和体会。深入分析了课程思政建设在传染病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具体实施中上可以采用视频播放、案例讨论、课堂问卷调查和多学科MDT相结合等教学方式,同时适当融入国家政策宣讲、经典人物典型案例和抗疫等思政内容。让学生们在了解国家防治传染病相关政策的同时,培养身为医生的同理心、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张海娜老师以具体一个细菌性痢疾章节的角度,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四方面展示了多元化教学设计在医学课堂中的应用。为及时掌握线上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态,采用图片、动画、视频、签到选人等多种形式来开展课堂互动,调动学习积极性,保证线上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

张倩老师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分享了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传染病实践教学中的经验。鉴于传染病学科具有传染性、地方性和季节性等特殊性,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BL)联合病例分析教学法(CBL)、多学科协作教学模式(MDT)、情景教学和经典病例慕课视频更加适合于传染病学实践教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弥补现有实践教学的局限性,丰富实习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吉林大学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副主任迟宝荣教授全程参与本次培训并做点评。多元化课堂设计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得的专业知识,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配合师生交流才能真正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传染病学的重要性不止体现在多学科教学,更关乎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也是国家战略。
最后,白求恩医学部副学部长兼医学教育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金祥雷作总结发言。第二临床医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是一个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团队,是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团队,也是一支具有良好风范的团队。他们肩负抗疫和教学的双重任务,以跨学科团队的力量开展临床教学改革,并较好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传染病学教育教学中,展现出良好的医者风范和师者风采,对培养具有温度的医者和促进医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