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晚18时,第一医院接到省卫生计生委紧急电话通知,我省集安市到丹东市的丹东公路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一份责任,专家一夜不眠不休
接到通知,第一医院立即组织相关科室成立救治专家组,由主管副院长担任组长,并派出耳鼻喉科尹万忠副教授、ICU科王奭骥副教授、胸外科王凯忠副教授、创伤骨科乔伟松副教授、神经创伤外科刘兴吉副教授、胃肠外科于金海副教授连夜驱车前往集安市医院开展救治工作。
专家组于7月2日凌晨2点到达,在与当地医务人员简单对接后,立即投入工作,耐心细致地为每一名伤员进行会诊,会诊一直持续到凌晨5点半。省卫生计生委根据医疗救治需要和伤员意愿,决定将17名伤员(16名韩方患者、1名中方患者)全部转至第一医院进行继续治疗,专家组于早上6点30分护送17名伤者出发返回医院。
一份信任,跨越国籍亲如一家
7月2日早上接到伤员转入第一医院救治的通知后,第一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应急救治领导小组、救治专家组、工作协调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宣传组开展救治准备工作。为17名转诊患者开辟绿色通道办理入院手续,所有对接临床科室将病床推到急诊大厅,并随床配备两名护士、一名医生。
7月2日下午,17名伤者顺利转运至第一医院。患者入院后,科室立即组建了医疗救治小组、临床护理小组,经过检诊及相关检查后,对每一位患者进行了多学科会诊,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科室为每一位患者安排专门医生和一名责任护士进行医护管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心理卫生科委派专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治疗;食堂专门配备韩餐师傅制作韩餐,保障每一名患者均免费享用健康、可口的一日三餐;为了方便医患沟通,为每名患者配备了专门的翻译人员。医院积极与省委宣传部进行配合,做好媒体宣传报道工作,并按照省卫计委要求,将患者病情每天报送两次。
一声感谢,道不尽中韩情谊源远流长
第一医院在充分尊重韩方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向其交待出院风险后,分别于7月8日、7月9日、7月10日、7月14日四批次将伤者转运回国。每次转运第一医院均出动专人、专护、专车将患者护送至长春机场,并与韩方医务人员交接患者信息及病情。院领导更是每次都为出院的韩方伤者送上鲜花,与之亲切合影,更为每一位伤者准备了舒适的鞋子和衣服。伤者安顺姬和李东珠希望可以将在第一医院住院时所穿的病人服装带回韩国以留作纪念。无偿的赠予,充分体现出了医患双方在医疗救治过程中结下的深厚友谊。
一份关切,医护服务人文关怀得认可
短短的14天时间,省市各部门、吉林大学领导多次前来第一医院询问、探望受伤人员,庄严副省长更是在7月6日亲自到第一医院门诊八楼大会议室主持召开了“集安7•01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调度协调会议。会前先到病房仔细询问了每一位伤员:“对吉大一院的诊疗满意不满意?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满意不满意?”伤员们都回答:“非常满意!”当看到护理人员还给伤员洗头、剪指甲、掏耳朵,庄严副省长说:“吉大一院对伤员的人文关怀做的很好。吉大一院这些年来一直承担吉林省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我们广大医护人员不辞辛苦、全力救治,体现了吉大一院良好的医德医风。这次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吉大一院就按照省卫生计生委的要求派出6名专家赶赴集安连夜为每一名伤员逐一会诊,还按照韩方的要求为每一名伤员进行转运风险评估。而且按照省里的要求第一时间集体将全部伤员转运至我省最好的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现在看,这一重大决策是正确的,确保了转院安全和疗效确切。” 第一医院在此次救治过程中的精心组织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省卫计委的高度赞扬。
17位伤者(韩籍16人)中有9人危重,在第一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的齐心配合下、在提供了优质的医护服务和人文关怀下,16位韩籍患者转危为安、康复出院、顺利回国。
在急诊外科大厅护送患者转院的时候,我们不止一次听到患者的认同和感谢:
“感谢你们的耐心和热情,让我们在异乡遭受不幸后还能感受到心的温暖”
“我相信你们的技术,真的非常感谢你们”
“谢谢…谢谢……”
来自异域他乡的他们,操着生硬的口音一直不停地感谢,让医护人员感受到了患者们真诚感激的心,让大家感动不已。或许,这就是我们不知疲惫、勤奋工作的动力源泉。或许,这就是支撑着我们在医疗工作中不知疲倦、无私奉献的力量。
